会议专题

张洪义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UC)又名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疾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远端结肠和直肠,并可向远端扩展或遍及整个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在中医典籍中无从可考,但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当属“泄泻”、“肠风”、“久痢”、“肠癖”、“血痢”等范畴。本病以青壮年者居多。而近年来,由于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因尚不甚清楚,也没有特效药治疗,并较易复发,所以备受医学界关注。张洪义教授在诊治本病时认识到气滞血瘀在肠胃疾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气血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收到较好效果。

溃痛性结肠炎 气滞血瘀 张洪义

刘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07级中医临床2班,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卫星会议暨第六届“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

天津

中文

281-281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