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膏在温病中的应用
在中医学中,温病是其一大类,它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对其治疗以清热为主,主要用寒凉药物。因其有传染性的特点,易于流行,历代医家对其研究颇丰。如宋代庞安时、明朝缪希雍、清朝的余霖、吴鞠通以及近代的张锡纯等。根据诸多大家的经验,可以知道生石膏常用于温病的治疗,其性味寒凉,可用于温病各期,或者是各种类型的温病。依庞安时的天行温病论,生石膏甚至可以治五脏有热的温病,但其人足阳明、手太阴、少阳经,因而主治肺胃热证。生石膏之用于温病,最著名的即是吴鞠通所创的辛凉重剂——白虎汤。此方原治太阴温病而见脉浮洪、苔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邪在肺经气分,热较重,津液已伤。此外,余霖言道:石膏性寒,大清胃热,味淡而薄,能表肌热,体沉而降,能泄实热。恍然大悟,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遇有其疫,辄投之,无不得心应手。温病主因热毒所致,此热毒又主在肺胃,法随证立,治之当以清热泻火,而石膏归肺、胃经,是清肺胃经热之要药,被誉为“热病金丹”。
生石膏 温病 应用
万冬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07级中西医结合2班,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卫星会议暨第六届“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
天津
中文
282-282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