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析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之机制

  补阳还五汤载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下卷·瘫痿论》,是一首益气活血祛瘀的方剂。其药物组成为“生黄芪四两、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去土、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其功用为补气、活血、通络,是气虚血瘀病症的代表方,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其配伍特点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本方生黄芪用量独重为120g(四两),约为其他6味药物总量的5倍多,为什么独用黄芪补气,而用量又如此之大呢,少量活血药是否又能达到治疗作用呢。从古代中医学理论和现代西医临床药理研究两个角度探析了方中黄芪的用法用量,解读了本方独用黄芪而不用一分人参补气的缘由,以及重用黄芪补气生血的机制,从而来帮助理解本方强大功用背后的科学内涵,感受古人用方组方之精妙。

补阳还王汤 黄芪 机制

王园园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07级七年制中西医结合班,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卫星会议暨第六届“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

天津

中文

288-288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