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情志与心身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在人群中也不断升高,在国内约占1/3,国外则高达10%~60%。中医自古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历代众医家在情志疾病的辨证治疗方面提出了诸多重要理论。中医认为,心身疾病的主要由情志内伤所引起,七情太过或不及均会损及相应脏腑而出现躯体疾病,反之,脏腑病变也可引起相应的情志异常。情志活动异常导致机体出现的气机紊乱是心身疾病的核心病机,治疗方面多以抒情解郁、调理脏腑法则,采用心身并治的方法。同时,中医学强调“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告诫人们要少思、勿怒,从而保持情志调畅,建立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以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在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的指导下,辨证施治,调和脏腑,畅达气血,从而使患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情志 心身 辨证

刘斯文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08级中医心理班,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卫星会议暨第六届“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

天津

中文

290-290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