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油田废弃钻井液用于土壤修复的技术探讨
陇东油区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属半干旱缺水地区,生态脆弱。油田开发产生的废弃钻井液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以水泥类水硬材料为主要处理剂的固化处理方法,具有处理剂加量大、成本高、环境不友好等缺点,不能实现土壤的修复。因此,本文在对陇东油田废弃钻井液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破胶剂体系、破胶剂加量、絮凝剂分子量等对固液分离及出水率的影响,其中钙系破胶剂效果最好,出水率可达40%以上,添加聚丙烯胺类聚合物絮凝剂出水效果更好,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指标。在处理过程中将废弃钻井液和黄土按1∶1混合后添加1%~2%具有肥效特征的的处理剂,可实现对土壤的修复,土壤保水、保肥和增肥能力提高,土壤强度适合植物生长,处理后固体物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6)。
石油工程 废弃钻井液 处理技术 土壤修复
冀忠伦 周立辉 任建科 赵敏 任小荣
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80-84
2011-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