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的形成与富集规律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富集机理认识的深化,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塔河大油田和普光大气田的发现为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富集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地质实例。由于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发育时代老、经历构造改造期次多、烃源岩差异性热演化、礁滩相复合体与风化壳岩溶储集体等多样性储层发育、盖层发育不均一(特别是膏盐岩)、后期油气藏多期改造与调整等因素,使得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①发育于斜坡带的海相优质烃源岩多以硅质或钙质伴生的泥岩或灰泥岩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生烃潜力大,不同区域热演化存在差异性。②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原始沉积环境和后期成岩改造(包括成岩、构造和流体作用)作用控制,斜坡带、不整合面、断裂带附近和流体活动区域优质储层发育。③优质盖层,特别是膏盐岩盖层,是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关键,大型天然气田盖层多以膏盐岩为主。基于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形成时间早和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与改造,油气富集区域主要集中在斜坡带和构造活动枢纽部位;因为斜坡带生储盖组合配置良好,不仅发育优质烃源岩,而且储层多以礁滩复合体为主,盖层样式多;构造活动枢纽部位因长期处于油气运移有利部位和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区域,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
海相碳酸盐岩层 油气成因 富集规律 地质特征
金之钧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7-75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