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
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在油气类型、地质特征、聚集机理等方面具有本质区别。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成藏,目标是回答圈闭是否有油气;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储层,目标是回答储集有多少油气。非常规油气主要表现在连续分布、无自然工业产量。目前,常规油气面临非常规的问题,非常规需要发展成新的“常规”。伴随技术的进步,非常规可向常规转化。常规油气聚集包括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以孤立的单体式或较大范围的集群式展布,圈闭界限明显,储集体发育毫米级—微米级孔喉系统,浮力成藏。非常规油气聚集包括致密砂岩油和气、致密碳酸盐岩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一般源储共生,大面积连续或准连续分布于盆地斜坡或中心,圈闭界限不明显,页岩系统的储集体广泛发育纳米级孔喉系统,浮力作用受限,油气以原位滞留或短距离运移为主。以中国重点盆地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系统分析了它们的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非常规油气储集空间主体为纳米级孔喉系统,局部发育微米—毫米级孔隙,其中,页岩气储层的孔隙孔径为5~200nm,致密灰岩油储层的孔隙孔径为40~500nm,致密砂岩油储层的孔隙孔径为50~900nm,致密砂岩气储层的孔隙孔径为40~700nm。针对全球石油工业和纳米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纳米油气”的概念,指出“纳米油气”是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发展纳米油气透视观测镜、纳米油气驱替剂、纳米油气开采机器人等换代技术,油气智能化时代将随之到来。
油气藏 储层类型 地质特征 聚集机理
邹才能 朱如凯 吴松涛 杨智 陶士振 袁选俊 侯连华 杨华 徐春春 李登华 白斌 王岚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7-106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