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气源灶大型化发育形成机理与控藏作用--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为例
煤系气源灶是中国乃至世界已发现天然气储量的主要气源供应者。通过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气源灶研究表明,高有机碳含量的煤层和炭质泥岩是主力气源岩,其分布具有广覆式发育特征,内部同样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气源岩对上覆气藏的分布具有很强的控制性,气藏和重要气井主要分布在气源灶生气强度大的地区。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表明,在地层抬升期,吸附于煤系中的天然气在降温解压条件下发生解吸释放,以扩散方式为主向低孔渗储层中充注成藏,充注量可占总供气量的30%,这使得须家河组天然气的成藏效率可达10%~15%以上,明显提升了须家河组天然气的资源潜力。气源灶和储集体叠合发育区是大型化成藏的有利地区,须家河组成藏潜力区主要分布在川中西部地区须二、四、六段以及川西北部的须三和须五段源岩内部有利储层。
煤系气源灶 大型化发育 成形机理 控藏作用
卞从胜 王红军 赵长毅 王云鹏 李永新 徐兆辉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8-194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