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渤海海域新近系构造-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渤海海域位于渤海湾盆地,其油气勘探历时40多年,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型整装构造油气藏发现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以渤中29-5、渤中19-4及秦皇岛33-1为代表的多个新近系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发现已引起勘探人员的高度重视,它们主要分布在具有一定构造背景的浅水三角洲前缘相带,构造位置以凹中隆、凸起及邻近凹陷的斜坡带为主,其成藏规模往往较大。相比周围陆地油田,渤海海域更有利于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的因素主要缘于两个突出的条件:一是新近纪渤海构造稳定、沉降缓慢且湖泊水域范围大,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形成了新近系优质的储盖组合;二是渤海自新近纪以来,由于新构造运动而造成的凹陷主力烃源岩的生排烃高峰期与新构造运动的良好配置,为渤海大型浅水三角洲成因的优质储层油气成藏创造了优越的运移条件。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古近系富生烃凹陷是新近系构造—岩性圈闭成藏的物质基础、受新构造运动影响而形成的新近系构造圈闭背景为油气聚集的前提条件、新近系明化镇组优质储盖组合的配置是油气保存的必要条件、断层—砂体的耦合是浅层构造—岩性圈闭成藏的关键条件。

构造-岩性油气藏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渤海海域

张如才 周心怀 彭文绪 薛艳霞 茆利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329-338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