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构造特征研究

  吐哈盆地是中国西部天山褶皱带中的一个中新生代山间盆地,其北部发育博格达山山前推覆构造体系,受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影响,其构造特征十分复杂。该带发现了比较丰富的油气,但在油气规模和圈闭评价上遇到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野外露头和叠前深度偏移资料,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研究构造样式,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和模型正演技术进行验证,重新划分了构造单元,识别构造圈闭。研究表明,北部山前带南北方向可以分为冲断带和断褶带,断褶带可细分为断裂带、背斜带和斜坡带,发育背斜和鼻状构造,在东西方向可分为三段,它们的成藏组合不同,导致油气勘探的层系不同。北部山前带由于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的叠置、改造、复合,形成了多种组合方式,这对在该带的油气勘探具有新的重要意义。

油气地质 构造特征 模型正演 吐哈盆地

吕锡敏 黄云峰 李在光 吴青鹏 郝进晋 梁浩 朱有信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349-355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