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古生代中基性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改造机理--以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为例

  岩芯观察、岩石薄片与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成像测井识别等表明,准噶尔盆地石炭系中基性火山岩储层普遍经历了古生代的喷发、凝结、埋藏、成岩、风化淋滤、流体作用和中新生代的叠加改造作用,造成了储集空间及其分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裂缝普遍发育,以多岩性、多类型的孔缝双介质储集空间为特征,主要为斑晶、基质、杏仁体、角砾间和裂缝等各类次生溶蚀孔隙。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沸石和绿泥石等次生蚀变矿物的填充作用是造成火山岩储层储集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风化淋滤和地层流体的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储集性能的关键,裂缝发育程度控制了火山岩储层的渗透性。

火山岩储层 古生代 溶蚀作用 准噶尔盆地 空间分布

毛治国 朱如凯 郭宏莉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98-98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