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裂缝性致密碎屑岩气藏高渗区成因机理及预测技术--以川西新场须二气藏为例

  川西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碎屑岩气藏非均质性极强,规模裂缝网络与相对优质储层叠加形成的高效储渗区分布预测是勘探开发钻井获得高产稳产的技术关键。以川西新场3D3C多波勘探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高效储渗区储层测井及波阻抗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对比分析、模型正演验证等方法,建立“杂乱弱反射”地震暗点高效储渗区识别模式,划分出PP波PS波“单弱”及“双弱”2种暗点类型,解剖了其地质及地球物理成因机理,提出“双弱”模式为最优类型,利用对杂乱弱反射的吸收增强处理及像素成像暗点可视化刻画等技术手段,预测了高渗区分布。

裂缝性气藏 致密碎屑岩 高效储渗区 勘探技术 储层预测

叶泰然 张虹 唐建明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德阳分院,四川德阳618000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186-186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