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茅口-栖霞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主要产层为栖二段和茅三段,发育有裂缝,岩溶和白云岩两类储层。根据已钻探井物性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及渗透性总体比较差,结合薄片分析、成像测井及气测异常层段的统计认为,川西地区白云岩层段普遍发育裂缝-溶蚀孔隙;通过对钻井井漏资料、地层缺失资料及与已发现气藏分布对比分析,表明东吴运动与印支运动一脉相承、继承发育,认为古岩溶分布区与东吴运动抬升期侵蚀、溶蚀有关,且古岩溶控制了下二叠统主要气藏分布。
古岩溶储层 四川盆地 下二叠统 碳酸盐岩 沉积环境
薄冬梅 池英柳 鲁卫华 江青春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45-245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