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张家界地质公园夷平面特征及其形成时代

  本文通过野外实际考察、室内测试分析及区域对比,对张家界地质公园夷平面特征及其形成时代进行了探讨,为深入研究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时代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地貌学、古岩溶、风化壳等特征综合验证了张家界地区夷平面的存在。化学分析表明风化壳具有黏土含量高、富铝化程度低的特点。起伏和缓,温暖、湿热的环境使风化壳脱硅富铁铝作用较弱,形成硅铝风化壳。结合长江三峡地区的对比,综合验证得知张家界地质公园1100 ~ 1300m左右存在一级夷平面,由天子山峰顶及临区高程相近的山岭顶部等地组成,形成于湿热的新近纪。夷平面下部保存完整的砂岩平台组成的剥夷面(800~950m),大约形成于晚上新世到早更新世之间。

砂岩峰林地貌 年代学 构造特征 地质公园 夷平面

倪志云 杨桂芳 张绪教 田明中 葛之亮 平亚敏 杨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

张家界

中文

333-336

2010-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