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刍议--旧档案新解读

  本文分析可见清廷上谕中“量中华之物力”,就其本意而言,并非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出卖国家与民族利益,而是在确保其政治统治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尽可能少的“中华之物力”,去“结与国之欢心”。就总体对外态度或本质而言,清政府的确是为了“结与国之欢心”,而出卖了国家和民族的巨大利益,对于清廷上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上述理解,并不影响学界有关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走狗与工具的传统评价。

清代外交 政治制度 政策措施

王开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

国内会议

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

北京

中文

53-53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