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生物学特点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P53、Ki-67、EGFR表达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淄博市中心医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共630例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和FISH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P53、Ki-67、EGFR表达的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630例乳腺癌中三阴性乳腺癌137例(21.7%).在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等参数的分析中,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无明显差异(x2分别为4.095、4.568和0.309,P值分别为0.129、0.206和0.352);而与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组织学分级、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密切(x2分别5.646、16.767、197.13、249.161和43.253、P值分别为0.010、0.000、0.008、0.000和0.000);P53、Ki-67、EGF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率均较高,分别为55.7%(79/137)、94.2%(129/137)、65.0%(89/137);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及88.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3.940,P值为0.047).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作为一种独特的乳腺癌亚型,与常规的乳腺癌相比,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差,需要探索更为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且P53、Ki-67、EGF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其中EGFR还可以作为靶向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P53 Ki-67 EGFR

王新云 尹迎春 孙红

淄博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国内会议

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三亚

中文

157-157

2012-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