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肿瘤标志物在不明原因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筛查肿瘤的意义

  目的 (1)评价肿瘤标志物检查能否在不明原因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作为肿瘤初筛工具。(2)比较肿瘤组和非肿瘤组各肿瘤标志物水平,评价其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3)探讨作为初筛工具最有意义的标志物。方法 纳入128例以无明确诱因发生深静脉血栓而收住我院血管外科的患者,其中54例女性患者,74例男性患者。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入院时本院的超声检查或者近两周内院外三级甲等医院的超声检查。研究对象入院期间全部进行了肿瘤标志物检查。恶性肿瘤的最终诊断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依据恶性肿瘤的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肿瘤组和非肿瘤组。回顾性分析各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并比较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最终探讨最有意义的初筛肿瘤标志物。结果 在128例患有不明原因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中,16例患者被发现患有恶性肿瘤。肿瘤类型包括肺癌,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及淋巴瘤。发现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 (CA153)、癌抗原199(CA199)筛查不明原因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隐源性肿瘤较有价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较好,其中以癌抗原153最佳。对上述肿瘤标志物进行串联及并联实验,发现串联实验可以略改进特异度,但是敏感度很低;而并联实验可以较好的改进灵敏度,特异度下降不多,以CA153并联CA199和CA153并联CEA较好。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甲胎蛋白在不明原因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筛查肿瘤灵敏度很低,因而作为筛查工具意义不大。此外,铁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在肿瘤组与非肿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者血浆水平组间也无差异。结论 CA153,CEA,CA125和CA199可以作为不明原因深静脉血栓患者筛查肿瘤的实验室手段,而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甲胎蛋白作为筛查工具敏感度不高。铁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无论是阳性率还是血浆水平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因而不能良好的区分肿瘤和非肿瘤患者,而两者的升高是否与静脉血栓有关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肿瘤标志物 不明原因深静脉血栓 恶性肿瘤 铁蛋白 β2微球蛋白

王运红 欧阳晨曦 周玫 于淼 刘文奇 赖传善 金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国内会议

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三亚

中文

175-175

2012-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