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除草剂百草枯对蓝藻和绿藻的毒性

  为评估除草剂百草枯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环境毒害效应,测定了百草枯对4株蓝藻: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 XW01,M.aeruginosa 7806)、平裂藻(Merismopedia sp.)、集胞藻(Synechocystis PCC 6803),两株绿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绿球藻(Chlorococcum sp.)的毒害效应.采用半效抑制浓度EC50值、最大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最小有影响浓度(LOEC)以及慢性值(ChⅤ)评价了百草枯对6株藻的毒性.结果表明:蓝藻对百草枯的敏感性显著大于绿藻,蛋白核小球藻的96 h-EC50值是铜绿微囊藻XW01的96 h-EC50值的7.4倍.光照强度对百草枯的毒害作用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在光强45 umol·m-2·s1时,各种藻的EC50值都明显低于弱光照15 μ mol·m-2·s-1的EC50值,96h-EC50在较强照光下PCC7806和蛋白核小球藻分别下降了11.8倍和2.28倍.百草枯毒害具有时间效应,暴露的时间越长,毒害作用越强.

张慧 李静 李建宏 葛峰 周军英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210046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42

国内会议

江苏省植物生理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60-60

2012-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