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电损伤及修复特点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目的:对神经系统电损伤及修复特点进行初步观察研究.方法:对本科室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8例电接触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存在脑神经、脊髓及周围神经电损伤的病例纳入统计,分析神经损伤的致伤因素及愈后;对1例迟发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病例报道;筛选存在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及胫神经四条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照周围神经感知和运动检查级别标准对其损伤及修复进行研究.方法:对本科室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8例电接触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存在脑神经、脊髓及周围神经电损伤的病例纳入统计,分析神经损伤的致伤因素及愈后;对1例迟发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病例报道;筛选存在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及胫神经四条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照周围神经感知和运动检查级别标准对其损伤及修复进行研究.结果:58例电接触损伤患者中存在脑神经电损伤者31例(53.4%),且高压电损伤及头部出入路者更易发生,多数病例可在伤后恢复;存在脊髓电损伤者1例(2%),且为迟发型损害,伤后一年下肢运动神经麻痹得到好转;周围神经电损伤者28例(48%),发生情况分布是正中神经16例(14%)、尺神经8例(7%)、桡神经7例(6%)和胫神经8例(7%),主要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和运动不同程度缺失,多数损伤可在半年到1年恢复,约1%患者可存在永久性感觉和运动缺失.结论:神经电损伤是电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均可受累.脑神经损伤多表现为电休克和神经后遗症等症状,高压电损伤者和头部出入路者更易出现脑神经损伤,多数病例可在伤后恢复;脊髓电损伤不常见,可分为急性电损伤和继发性电损伤,继发性电损伤为脊髓营养血管血栓形成引起,伤后恢复较慢,且恢复不理想.周围神经损伤较多见,伤后损伤神经支配区域出现不同程度感觉、运动缺失,多在伤后半年到一年期间感觉、运动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未能恢复者再恢复的可能性不大.
赵聪颖
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 710038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60-61
2012-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