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初步探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应用潜能.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取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优化培养条件,经细胞表面标记及多向分化能力检测确定其符合间充质干细胞标准.通过胸部撞击(250kpa)复合内毒素注射(15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尾静脉输注异体间充质干细胞(2.5×106个/只)并观察动物死亡率变化以及肺脏呼吸功能、局部炎症和病理形态的改善.结果 同种异体间骨髓充质干细胞可以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24h死亡率(MSC37.5% VS NS 66.7%,P<0.05),提高提高动脉血氧分压(MSC 90.13±5.87 VS NS 76.75±15.56,P<0.05),降低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数目(MSC 31.75±9.83 VS NS 69.51±22.58,P<0.05),降低肺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MSC 77.44±11.89 VS NS 90.35±13.48,P<0.05)、IL-6(MSC 46.59±13.45 VS NS69.77±20.85,P<0.05)水平,提高肺灌洗液中抗炎因子IL-10水平(MSC 108.68±32.07 VS NS 73.08±22.13,P<0.05),改善肺脏病理损伤(肺病理评分MSC 4.58±1.12 VS NS 6.79±1.53,P<0.05),细胞组中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有潜在治疗作用,其治疗保护机理尚待深入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 胸部损伤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
王海燕 赵玉金 杜娟 李海胜 蒋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全军交通医学研究所,全军交通伤重点实验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68-68
2012-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