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近年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以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11年12月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收治的356例患者891份创面分泌物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692株.用API细菌鉴定板条鉴定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并选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等55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 5.3软件统计分析如下项目:不同年龄段发生烧伤感染的几率;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析;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情况. 结果 (1) 356例患者中女性94例、男性262例,年龄在11-20岁阶段的患者烧伤后感染的几率最小,31-40岁、41-50岁年龄段的患者烧伤后感染几率最大;(2) 69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440株占63.58%,革兰阳性菌226株占32.66%,真菌26株占3.76%.(3)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共169株占24.42%,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依次为149株占21.53%、92株占13.29%.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金黄色葡萄球菌呈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平稳.(4)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抗生素耐药性均大于60%,鲍氏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和头孢曲松耐药率为28.24%和50%外,对其他所有抗生素的耐药率菌大于80%;2003-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抗生素耐药率均有波动,鲍氏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耐药率逐年下降,但这两种细菌对所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氢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小于1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小于2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小于40%,对头孢吡肟耐药率小于50%.(5)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0,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小于1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丁耐药率小于1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米诺环素、夫西地酸和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50%、24.00%和27.40%;该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逐年降低.结论近年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引发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前3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分离菌株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多药耐药性尤为突出,应予重视.

烧伤 创面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彭代智 刘小玲 刘智勇 舒文婷 周新 刘敬 黄跃生 吴军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

广州

中文

68-69

2012-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