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兔,鼠肢体和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的病理过程比较

  目的 比较兔,鼠两种动物肢体和背部深Ⅱ度模型的病理过程差异,为烫伤模型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2.5±0.2kg)和SD大鼠(250±15g)各12只,制作背部和单侧下肢烫伤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肢体肿胀仪等连续观察创面微循环,肢体肿胀情况,于各个时间点切取病理,HE染色观察.结果 肢体烫伤后,两组肢体均出现发红,两组创面微循环血流均明显增加,较烫伤前有显著差异,兔足肿胀速度和程度较鼠有显著差异,二者肿胀肢体内均有疱液.兔足的肿胀高峰发生在烫伤后6小时,鼠足发生在10小时,病理染色显示兔足烫伤前皮下较鼠足疏松,烫伤后间质水肿明显,两组血管均有扩张;背部烫伤后,鼠背部呈现灰白色,未见肿胀,兔背部烫伤后,局部发红,两组背部创面微循环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兔背部肿胀高峰发生在烫伤后6小时.病理结果显示:兔皮下间质水肿明显而鼠皮下轻微水肿.结论 兔虽然皮肤较人类薄,但是兔肢体及背部深Ⅱ度烫伤病理过程更接近人类烫伤后的病理过程.鼠的皮肤结构较兔更人类,但是其背部深Ⅱ度烫伤病理过程和人类有较大差异.

兔 鼠 深Ⅱ度烫伤

官浩 蔡维霞 朱华宇 张万福 张战凤 胡大海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全军烧伤中心 西安710032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

广州

中文

422-423

2012-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