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米秸秆水解过程中球磨预处理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本文研究了超微粉碎预处理对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利用行星式球磨机对玉米秸秆进行超微粉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球磨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转速、料液比、原料粒径、研磨介质添加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行星式球磨机最佳的研磨工艺参数组合为:球磨机转速为300r/min,料液比1∶10,原料粒径0.5mm,研磨介质添加量20%(钢珠,φ=10mm),经过30min研磨后,纤维素酶水解效果最高糖浓度达到10.96g/L,与未经过球磨处理的原料相比较,水解效率提高了42.1%.并且研究了稀碱、稀酸球磨法对秸秆酶解效率的影响,结果为稀酸球磨法(1%,H2S04)水解效率可以提高9.79%,稀碱球磨法(1%,NaOH)水解效率可以提高155.1%,研究所确立的玉米秸秆微粉加工优化工艺参数对玉米秸秆水解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玉米秸秆 纤维素乙醇 酶解法 球磨机 工艺优化

林增祥 张红漫 严立石 陈敬文 金强 黄和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 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09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西安

中文

439-439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