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原煤及其显微组分热解过程中气相产物生成的研究
能源资源消耗强度较高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煤的高效清洁转化利用势在必行,但因煤组成结构的复杂性,整体研究比较困难,对煤中最小基本结构单元显微组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N2气氛,固定床反应器中,200-10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宁夏原煤及其主要显微组分程序升温热解实验,气相色谱在线检测气体产物的生成,主要考察了其有效组分的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原煤和显微组分生成H2、CO、CO2和CH4的温度区间和最高生成温度基本一致,但生成量因样品结构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其中含H气体累积产率的规律为原煤>镜质组>惰质组,含O气体累积产率的规律为惰质组>原煤>镜质组,与样品的氢和氧含量不呈规律性变化,说明气体的生成不仅与元素含量有关,还可能受其它因素影响,如赋存形态等。
煤 显微组分 热解过程 气相产物
何秀风 杜娟 陈小利 常丽萍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552-552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