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估皮质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室周白质病变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分析SIVD患者室周白质的超微结构变化,进一步探讨DTI参数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SIVD中17例VaD患者、16例VCIND患者及18例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人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分别测量室周白质病变(WMLs)区及其周围形似正常白质(NAWM)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分析3组之间DTI参数的差别,并与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aD患者左侧室周的NAWM和右侧室周WMLs区FA值均明显下降,双侧室周WMLs区及NAWM区MD值均升高(P<0.05);VCIND组患者右侧室周WMLs区FA值下降,右侧室周WMLs区MD值升高(P<0.05);VaD组患者双侧室周NAWM及WMLs区较VCIND组MD值升高(P<0.05)。(2)左室周NAWM及右室周WMLs区FA值与MoCA评分正相关,双侧室周NAWM及WMLs区MD值与MoCA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1)SIVD患者室周除常规MRI白质异常区外,表现正常的白质区也存在选择性微细结构损害;(2)室周脑白质区FA及MD值与SI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诊断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董艳红 吕佩源 李玲 张维娜 魏慈 陈慧芳 刘卫刚 贾彩云 槐雅萍 许静 孟楠
050051,石家庄市和平西路348号,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89-91
2012-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