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间断性缺氧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结构改变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间断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结构改变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44只雄性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百草枯(pa-raquat,PQ)组、CIH组和PQ+ CIH组。用缺氧-复氧循环装置模拟CIH过程,通过腹腔注射PQ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应用HE和尼氏染色分别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数目和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在海马的表达并测定平均灰度值。结果:HE染色见对照组海马神经元分布均匀,细胞核结构排列整齐,密集,其余3组均见胞核排列紊乱,间质水肿,其中PQ+ CIH组最明显,部分神经元结构崩解、消失。Nissl染色见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排列整齐,尼氏体清晰,其余3组尼氏体染色浅,尼氏体减少,其中CIH+ PQ组尼氏体减少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海马SYN灰度值均升高(P<0.05),其中PQ+CIH组升高最明显(P<0.01),而PQ组和CI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H加重了PQ所致PD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结构改变进一步减弱了突触功能。

帕金森病 慢性间断性缺氧 海马神经元结构 动物模型

Liu Hai-Lin 刘海林 XU Jiang-Tao 徐江涛 Song Yong-Bin 宋永斌 Zhang Zi-Yan 张子彦 Li Jing-Chun 李景春

Department of Neurology,Urumqi General Hospital,Lanzhou Command,PLA,Urumqi 830000 830000,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第十四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137-138

2012-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