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双眼竞争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索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意识及无意识状态下人际交往信息加工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5名年龄≤16岁以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5名正常匹配儿童进行双眼竞争测验, 检测受试者在三组图片(第一组:无人图片;第二组:2-3人图片;第三组:3人以上图片)刺激条件下,对光栅方向判断的正确率及反应时间.此测试分为两个模式,模式一:不可见模式(在此模式下受试者不能感知到图片);模式二:可见模式(在此模式下受试者直接感知到图片).完成双眼竞争测试之后,受试者对三组图片进行评分,每组图片从三个维度进行评分,第一维度:高兴程度,第二维度:印象深刻程度,第三维度:关系程度.结果1.在双眼竞争测试不可见模式下,病例组的正确率均小于正常组,第一组及第三组图片对应的马赛克图片的正确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3和p=0.050).病例组对第三组图片的反应时较第一、二组长,对照组对第一组图片的反应时较第二、三组长.可见模式下,病例组的正确率均小于正常组,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对三组图片的反应时均相对大于正常组.2.病例组与正常组在三组图片高兴维度上的评分均最大.两组在第一组图片高兴和关系维度评分上对照组高于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和p=0.002);在第二组图片高兴维度评分上病例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意识及无意识状态下信息加工均受损,在无意识状态下受损更显著,并且在无意识状态下妄想症状影响患者人际交往信息加工.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双眼竞争 意识 无意识 人际交往 信息加工 妄想

王美娟 李春波 赵金萍 钱洁 朱怡康 杨志 蒋毅 王继军 杜亚松 翁旭初

20003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100101,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00101,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310015,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十四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219-219

2012-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