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焦虑障碍患者心跳感知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心跳感知水平的差异及影响焦虑障碍患者心跳感知水平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08例符合DSM-V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和35例惊恐障碍(PD)患者,以及正常对照45例.采用心跳知觉追踪范式(Mental Tracking Paradigm),评价焦虑障碍患者及正常对照的心跳感知水平,同时与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RSD)、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及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等临床症状评价和性格特征做相关分析.结果 PD患者组平均为(75.25±18.24)%,GAD组患者心跳感知水平平均为(65.51±19.47)%,对照组平均为(59.39±20.24)%,心跳感知水平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7,P<0.01).PD患者组心跳感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GAD组高于对照组,PD组和GAD组差异不明显.(PD vs CON:t=3.63,p=0.001;PD vs GAD:t=-2.61,P=0.010;GAD vs CON:t=1.75,p=0.082;).男女间的心跳感知水平在三组内无统计学差异,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PD组女性患者心跳感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和GAD组,GAD组女性患者心跳感知能力高于对照组.(PD vs CON:t=-3.99,p=0.000;PD vs GAD:t=-2.45,p=0.016;GAD vs CON:t=-2.29,p =0.024).相关分析显示,心跳感知水平与年龄(r=0.223,P=0.007)、首发年龄(r=0.230,P=0.006)、以及EPQ中的L量表分呈正相关(r=0.173,P=0.041).结论PD患者心跳感知水平相对较高,各组女性之间的心跳感知水平差异明显.年龄越大、首发年龄越大、越倾向具有掩饰或防卫的性格特点的焦虑障碍患者越容易出现心跳感知水平的增高.

焦虑障碍 心跳感知 心跳知觉追踪范式

胡强 张兰兰 李惠 万玉关 李婷 王继军 李春波

20003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国内会议

第十四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220-220

2012-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