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诱导技术对儿童口腔疾病首诊合作程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行为诱导技术对儿童口腔疾病首诊合作程度影响的研究。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儿童,采用Corah”s口腔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评分法(Coarah”s dental anxiety scale,CDAS)选出学龄前(1~5岁)和学龄期(6~10岁)患儿各30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实验组均采用行为诱导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分析行为诱导技术对患儿牙科诊治过程中的影响。结果:学龄前儿童牙科诊疗行为特点有较大的年龄差异,治疗过程中以消极拒绝反应型居多(占67.3%),学龄期儿童以有条件合作型居多(占71.5%)。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实验组治疗采用行为诱导技术,结果显示两个年龄阶段实验组儿童的CDAS值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决定学龄前儿童牙科诊疗行为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重要因素.行为诱导技术对学龄前和学龄期患儿的首诊合作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行为诱导法是一种广泛适合学龄前儿童必要的干预措施,值得加强和重视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和应用。
儿童口腔疾病 临床治疗 行为诱导 心理干预
谷海晶 刘丽敏 凌均棨
510055,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95-296
2012-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