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向公共自行车的转换衡量出行质量的提升--以上海闵行区为例

  在我国城市推广公共自行车的背景下,衡量公共自行车方式引起的出行质量变化对于评价和改进公共自行车系统服务和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上海闵行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调查获得人们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实施之后出行方式的转换,并用离散选择模型解释这种转换下的决策机制。发现公共自行车特征要素、出行时耗以及服务点可达性是重要的影响要素。应用模型发现公共自行车使用者的出行质量显著提升,相当于节省出行时耗33min;而出行总质量提升最多的出行目的集中在通勤、购物、办事这些较为功利性的目的上。转换自公交方式的出行获得质量提升最多,转换自小汽车的出行质量提升最少,这也在公共自行车相对于不同交通方式的竞争力分析中得以反映。比较服务站点密度增加和公共电动自行车两种服务方式改进后的竞争力发现,公共电动自行车对出行质量提升的效果明显高于站点加密。

城市交通 规划设计 质量控制 综合竞争力

Zhu Wei 朱玮 Wang De 王德 Pang Yuqi 庞宇琦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及《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委会2012年年会

杭州

中文

214-221

2012-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