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居民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索大连市海岛居民发生脑梗死可能的危险因素,为大连市海岛居民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对象为:大连市长海县的海岛居民,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医师、护士、检验师参与调研.相关调查项目有:问卷、体格检查、抽血以及血液的处理.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按照1 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原理进行分析.配比条件为同民族、同性别、年龄±3岁、同一居住地(海岛地区)并按此条件设立对照组.将符合要求的原始资料输入Excel2007建立数据库,用SPSS16.0和SAS9.1统计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各研究因素与脑梗死的关联强度OR值及其95%CI.结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冠心病、高血压、舒张压、甘油三脂(tri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Idlc)、血清脂蛋白(Ipa)与该海岛地区居民脑梗死的发生密切关系.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OR=1.045,OR95%C1=1.013~1.076)文化程度(OR=1.546,OR95%C1=1.032~2.318)是该海岛地区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OR=0.094,OR95%C1=0.023~0.377)是该海岛居民脑梗死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舒张压、文化程度是该海岛地区居民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而HDLC是保护因素.因此,针对该地区脑梗死的预防与治疗应结合该地区的发病特点有针对性的干预.
脑梗死 发病机制 病例对照研究 海岛居民
邹飒枫 时景璞 王怡 潘心 吴晓梅 张文良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中心医院临床流行病教研室,大连市11603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流行病教研室,沈阳110001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63-69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