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疾控机构卫生应急工作建设现状分析与评价研究
目的 了解青海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现状,分析评价各地区卫生应急能力,研究卫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推动地区卫生应急能力体系建设.方法 通过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采取普查方法对全省所有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卫生应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应答率为96.3%.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设置、队伍组建、培训演练、装备和储备、工作经费和储备金等情况.应用SAS统计软件分析各级各类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现状.构建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构的卫生应急能力,并对应急能力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单因素分析.结果 全省各级疾控机构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卫生应急体系.应急预案制定率为100%;平均预案数为3.9个.32.7%的机构设置了卫生应急部门,但无固定编制,均为兼职.2009年平均演练次数为1.42次,2年仅有13.5%的单位完成了全员应急培训.96.2%的机构有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能满足本地区卫生应急工作要求的仅占13.5%.有19.2%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卫生应急队员发放了风险补贴.均没有为应急队员购买了人身伤害意外保险.调查发现我省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存在地区性差异,经济发达的西宁海东地区好于环湖地区,环湖地区好于青南地区.各级机构没有制定应急人才培训规划,培训的系统性不强;缺乏长效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和卫生应急专项经费保障;整体应急能力还亟待提高.结论 按照“一案三制”建设的理论,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相应的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尽快建立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实体,单独成立应急协调组织机构,落实基层卫生应急机构编制;制定应急培训规划,系统开展培训;提高演练次数和质量,提升基层卫生应急专业能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评估与总结;建立应急专项经费保障和应急物资储备长效机制等是提升卫生应急能力的关键.
疾病控制 卫生应急 能力建设 现状分析 评价
王卫军
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与业务部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61-361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