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泄漏事件后公众心理恐慌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探讨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中受损并引发放射性物质泄漏。这是继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辐射物泄漏之后又一次严重的核泄漏事件。自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以来,日本当局相继在空气、部分蔬菜和海产中测出超标的放射性碘131和铯137等放射性核素。我国部分沿海城市也在空气中监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由于对核泄漏事故的不了解,公众普遍有恐核思想,本文结合国家核和辐射事件处理的相关技术标准、放射病学及医学心理学知识,通过开通咨询电话,开展从日本可能受辐射污染地区返回人员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检测等手段,对公众心理恐慌原因进行探析并对相应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核泄漏 核辐射 心理恐慌 控制措施
杨树强 周怡睿 徐孝华
上海市肺科医院 20043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73-473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