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脓毒性休克不同中医证型与微循环变化内在关联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与微循环变化的相互关系,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性休克微循环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2008 SSC指南规定的脓毒性休克患者70例,根据1982年中华医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制定的脓毒性休克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应用测流暗视野技术,观察患者舌下微循环变化,并记录入组时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及28天死亡率.结果:1.各休克组微循环指标下降明显(P<0.05).阴竭阳脱组、热盛腑实组及热伤营血组舌下微循环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2.与热伤气阴组相比,其它各休克组具有较高的APACHE Ⅱ评分且休克纠正时间延长(P<0.05),SV02下降明显(P<0.05),阴竭阳脱组和热盛腑实组SOFA评分升高显著(P<0.05),阴竭阳脱组血乳酸升高显著(P<0.05).结论:1.热伤气阴证较阴竭阳脱证舌下微循环障碍程度轻;2.热盛腑实证、热伤营血证与阴竭阳脱证具有相似的舌下微循环改变;3.热伤气阴证较其它三种证型临床预后好.

刘景峰 赵梦雅 庄海舟 刘冲 翁以炳 李昂 张淑文 段美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050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

天津

中文

52-52

2012-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