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探讨黄芩的胚胎毒性

  目的:利用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应用胚胎干细胞实验(EST)方法,通过对中药—含药血清—胚胎蓄积组分的综合评价,揭示黄芩的胚胎毒性,验证妊娠期应用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客观性.方法:分别将胚胎干细胞D3系(ES-D3)和胚胎成纤维细胞(Balb/c 3T3)在不同浓度黄芩培养液和20%黄芩含药血清培养液中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别计算50%的ES细胞和3T3细胞增殖受抑制的黄芩浓度,即IC50D3和IC503T3.利用悬滴-悬浮-贴壁方法,体外培养ES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Q-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特异基因(β-MHC)的表达量,计算50%的ES细胞分化受抑制的黄芩浓度,即ID50D3.利用生物统计公式,预测黄芩及其含药血清的胚胎毒性.结果:黄芩的IC50D3、IC503T3、ID50D3分别为25.58μg·ml-1、42.2μg·m1-1、0.28μg·m1-1,预测其具有强胚胎毒性.低、高剂量黄芩含药血清对3T3细胞和ES细胞增殖均呈现抑制作用,ES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β-MHC表达量为空白血清表达量的32.5%.结论:黄芩存在胚胎毒性,应用中药—含药血清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客观准确评价中药的胚胎毒性.

张崴 宋殿荣 王雅楠 郭洁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300150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

天津

中文

189-190

2012-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