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药食同源论”的持续发展

  近30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或中医学取得持续的长足进展,表现为:(1)中药转化医学取得进展:它从食物充饥的简单概念转化为营养机体—养生保健—食物疗法(食疗)。从而加速转化为临床应用,这一理论中医称为“药食同源”或“食药同源”。“食疗”或“食医”始于中国唐代,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医药学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医疗实践的重要依据。此处之“药”主要是指中草药,与西药之化学合成药完全不同;(2)中医药整体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一次进步,但它忽视了自然因素的作用。而中医整体医学模式:即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等模式。重视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对疾病的防范起着重要的作用。(3)中医热症和西医炎症达成共识:中医同源论发展了“火、热、炎、痰、瘀同源”的理论。其中“痰瘀同源”又有助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治疗机制的阐明。(4)中医循证医学:中医认为循证医学应与辩证思维相结合,以求完善。重证据还需有对证据的思维分析,才能达到正确的循证诊断和治疗。

周立东

南方医科大学,510515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

天津

中文

329-330

2012-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