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期大腦血流量的變化評估“補陽還五湯加减方”對缺血性中風預後的影響
對初次因中大腦動脈灌注區缺血性中風的病人,在中風後的3天內(入院時)及治療7天後,分别使用穿顱超音波儀器(Transcranial Doppler,TCD),評估其收缩血流速度(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Vsys.)、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ean)、搏動性指數(Pulsatility Index,PI)及阻力性指數(Resistance Index.RI)的改變,用以評估在早期即使用“補陽還五湯加减方”中藥的病人,對其預後的影響.結果發現,早期使用“補陽還五湯加减方”中藥的病人,相對於未使用者,其大腦血流量在治療7天時,即有顯著地的改善,而三個月後的神經功能恢復也相對地有較好結果.我們認為“補陽還五湯加减方”的中藥,因安全性高,可積極地推廣使用,以填補rt-PA在急性中風使用之不足處;並且早期使用穿顱超音波儀器(TCD)評估大腦缺血性中風病患的血液動力改燮的情況,可作為往後神經功能恢復的預測.
張正廣
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392-393
2012-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