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南稻区不同地点和施氨水平对水稻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为探明华南稻区水稻产量形成及干物质生产特点,于2011~2012年在广东怀集、广西宾阳、海南海口(2012)3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设置3种氮肥处理(N1:总施氮量225kg N hm-2,按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5∶2∶2∶1比例施用;N2:其中2011年长沙、怀集、宾阳的总施氮量112.5 kgNhm-2,施用时期和比例与N1一致、2012年是根据2011年的产量结果对N2的施氮量进行了调整,依据叶绿索仪(SPAD)的测定值与设定值比较决定施氮,即SSNM氮肥管理模式,海口、怀集、宾阳的总施氮量分别为161、161、176 kgN hm-2; N3:总施氮量0 kgN hm2),以杂交稻两优培九和Y两优1号,常规稻玉香油占和黄华占为试验为材料,试验采用裂区设计,3次重复,以施氮处理为主区,品种为副区.

水稻 产量 干物质生产 氮肥利用率

蒋鹏 谢小兵 周雪峰 张瑞春 曹放波 陈佳娜 伍丹丹 邹应斌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国内会议

中国作物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南昌

中文

134-134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