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Bryan人工颈椎间盘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及解剖局限评价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4~7年临床疗效,观察Bryan假体与置换节段终板的匹配及轴向承载.方法:本组4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31~59岁,平均46岁.C3~42例,C4~5 8例,C5~624例,C6-7 5例,C4-5,5-62例,C3,4,5-6 1例,C5-66.7 3例.临床症状以脊髓压迫为主者19例,神经根性症状为主者26例.单节段置换39例,双节段置换6例,共置换51个Bryan椎间盘假体.术前测量置换节段终板的矢状径;术后定期随访,摄颈椎动态X线片,观察植入假体位移、假体周围骨吸收、异位骨化、假体活动度及颈椎生理曲度变化.依照JOA评分(17分)和Odom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改善,采用NDI (neck disability index,颈椎残障功能量表)评定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和日常功能状态。

Bryan人工颈椎间盘术 临床疗效 解剖局限评价 病例分析

任先军 王卫东 初同伟 王建 蒋涛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

北京

中文

74-79

2012-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