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点剥扎加部分粘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三点剥扎加部分粘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是在常规痔剥扎术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理念的创新。本术式与PPH比较,在术后疼痛强度方面虽高于PPH术,但在术后发生水肿及产生异物感方面却明显优于PPH术,同时即克服了常规术式的弊端,又较之于PPH术,具有经济实惠、术后效果更佳的优点,值得推广。手术方法为:局部浸润麻醉或能管麻醉,采用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观察痔分布情况。取截石位时钟3, 7, 11点,在3点外痔远端(距括约肌间沟约0.5cm)皮肤作一小‘V’形切口向上至齿线,于外括约肌浅层浅面剥离皮下静脉丛(窦状血管团)达内痔基底(齿线上约0.5cm)在‘V’形切口两底端切缘处缝合一针,提起内痔部分在距齿线上约3cm作一‘8’字形贯穿缝合,连同内痔基底一并结扎,剪除残端组织,伤口缝合2~3针,同法处理7, 11点后,提起3’-7’结扎之内痔,使黏膜充分暴露,在齿线上1cm至齿线上2.5cm将勃膜环形切除后缝合两切缘,依法切除7’-11”,11’-3’之部分黏膜。术毕,查无出血,肛内塞入复方角菜酸脂栓,凡士林纱条引流,肛门伤口塔形消毒纱布加压包扎。术后抗生素3-5天,控制大便3天,术后48小时更换肛门伤口敷料,5-7天拆线。本术式因采用仅仅在3点、7点、11点作一小‘V’形切口行外剥内扎术,充分保留了一定宽度的皮桥,而将齿线上1cm-2.5cm之间的粘膜与部分内痔环形切除,不仅减少痔的血供,同时将部分肛垫向上悬吊和牵拉,因只是在齿线上1cm以上进行环形粘膜切除,齿线以下的肛管皮肤未受到损伤,故肛管皮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功能区未受到损伤,则更明显减轻了术后疼痛,也有效地防止术后肛管狭窄和感觉性失禁。

痔疾病 三点剥扎 部分粘膜环形切除术 疗效评价

梁宛伶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省肛肠病医院 贵州 贵阳550001

国内会议

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

遵义

中文

77-82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