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产量变化的研究

  目的:分析我国玉米发展变化规律,为今后玉米育种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利用我国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自交系为材料,采用3点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产量、杂种优势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产量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品种产量和中亲产量随年代推进逐渐提高;早期品种高密条件下产量下降,当前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逐渐提高;低密条件下不同时期品种杂种优势逐渐增加,高密条件下杂种优势逐渐降低,中密和均值条件下杂种优势没有变化;随年代变化,雄穗分枝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逐渐减少,行数、子粒长和百粒重逐渐增加,行粒数、出籽率和容重没有变化;产量的增加与杂种优势无显著相关性,与穗行数、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中亲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雄穗分枝数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杂种优势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不大,亲本产量的提高、种植密度的增加、株型的改善、雄穗分枝的减少及果穗性状的优化是当前我国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玉米 品种选育 籽粒产量 杂种优势

FENG Guang 丰光 景希强 JING Xi-qiang WANG Xiao-jie 王孝杰 HE Jing 何晶 LI Yan-yan 李妍妍 YU Bing 于兵 黄长玲 HUANG Chang-ling XING Jin-feng 邢锦丰

D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engcheng 118109, Liaoning 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凤城118109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北京100081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7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100070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

郑州

中文

155-164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