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与影像学表现

  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VOF)在老年人很常见,自从1987年首次报道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成功治疗椎体血管瘤以来,PVP已广泛应用于VOF,起到立即止痛、改善活动的效果。PVP是微创经皮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PMMA),但PMMA不能被吸收,对于其远期结果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随访7-11年分析其远期效果和影像学表现。<br>  VOF是骨质硫松的常见并发症,可以导致持续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多数休息和止痛治疗缓解,但长时间卧床导致骨丢失,容易新发骨折。PVP微创强化椎体,自1987年首次报道以来被广泛应用于VOF,优良率90%以上。虽然骨水泥渗漏20~73%,大多数无症状。后壁骨折需谨慎注射,以防渗漏。医院51例术后4~72小时内疼痛明显或完全缓解,35例术前卧床者1-2天均恢复下床活动,9例骨水泥渗漏未引起临床症状。骨水泥不能吸收,远期结果了解不多,零星报道远期临床疗效。31例随访7-11年,大多数疼痛持续缓解,除3例新发骨折保守治疗好转外。VAS明显缓解、活动改善。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皮椎体成形术 远期疗效 影像学表现

徐宝山 胡永成 杨强 夏群 马信龙 吉宁

天津医院脊柱外科,天津300211

国内会议

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洛阳

中文

58-59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