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后期异位骨化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本文通过对发生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分析,结合临床中45例脊髓损伤后期康复锻炼患者,采取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异位骨化的发生,效果满意。目前异位骨化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分析异位骨化的发生诱因,主要为脊髓损伤后患者丧失主动运动功能,关节周围软组织容易发生挛缩和粘连,被动活动关节时可能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诱导异位骨化。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加强护士及康复师的培训,使他们对异位骨化有充分的认识,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脊髓损伤的康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自行被动活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患者治疗前精神充分放松,为病人做被动运动时手法轻柔,力量适中,尤其是痉孪瘫的患者应按摩10分钟后方可进行被动活动。在临床中加强护理观察,一旦发现局部有硬结或肿块,立即停止运动疗法,进行X线及B超检查;早期给予冰水冷敷,急性期后,局部可给予磁热疗法、中药熏洗、超声波等治疗方法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从而有效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异位骨化一旦形成,除手术切除外无可靠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切除应在骨化成熟后,骨化成熟的时间大概需要12个月。
脊髓损伤 异位骨化 病理诊断 护理干预
许文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国内会议
洛阳
中文
247-249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