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
目的:本实验通过测定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含量变化,探索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再生的启动机制,并初步探索于细胞移植治疗神经损伤的最佳时机.方法 ①钳夹法坐骨神经损伤造模:取16只新西兰大白兔,重量为2.0~2.5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3天、7天及14天组,每组4只,对照组仅分离、暴露右侧坐骨神经,之后逐层缝合,未做其它处理,另外三组同一人利用同一把直血管钳完全闭合钳夹右侧坐骨神经30s,钳夹段长度为3mm,建立兔坐骨神经损伤模型;②坐骨神经匀浆上清液制备:取对照及损伤3、7、14天的兔坐骨神经(取损伤部位上下各2cm),按200mg组织/ml蒸馏水的比例,利用组织研磨器进行匀浆,高速离心取组织上清液,-20℃保存备用;③生长因子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述4组匀浆上清液中NGF、bFGF和BDNF的含量;④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坐骨神经 损伤 匀浆 生长因子
赵斌 马信龙 孙晓雷 李秀兰 马剑雄 徐康 张杨 郭跃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市天津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国内会议
洛阳
中文
397-397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