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观察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患者的常见问题,尿激酶溶栓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近年来25例实施该疗法的哈U那种进行分析,笔者指出骸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机制为血管壁损伤,血流减慢和血液凝固性增高。预防DVT发生的措施:(1)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手术麻醉清醒后即可进行双厂肢等长肌肉收缩锻炼和力所能及的主动,被动锻炼,每小时5-10min;(2)卧床间定时抬后骨,骸部骨折患者每小时督促做土肢悬吊及抬臀动作;(3)避免下垫枕使骸部过度屈曲,以免压迫静脉,影响回流;(4)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5)卧床时间一般在10d以内为宜,抬高患肢高于肺平而约20-30cm;(6)劝告患者禁烟,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7)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尿激酶溶栓 临床护理
张岩 于静波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231-233
2012-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