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栉膜带理论应当重新确立

  目的:就肛肠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索。方法:手术中利用指尖的力量拉断该纤维环,肛门的紧缩感立刻消失,喇叭型肛门镜才得以深入肛门。结果:术后肛门基本无创,除肛裂伴哨兵痔、浅皮瘘、肛乳头肥大需局部修整外,不需做所谓的内括约肌切断术,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了病人的疼痛,避免了“匙孔现象”的产生。而肛门括约肌功能保持正常。结论:一:我们临床发现的2-3mm宽的环状纤维环就是栉膜带。二:所谓“内括约肌失驰缓症”可能是个伪命题。三:肛裂敞扩术可能涉嫌过度治疗。四:栉膜带是胚胎时期肛直套迭的残留物,在肛门多种疾病的发生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结合我们提出的由于直肠辨变异而导致的直肠有效通过面积的狭窄,栉膜带紧束而导致的肛管有效通过面积的狭窄亦是肛肠科诸多疾病的最主要的初始原因。纠正其结构的缺陷,减少排出道阻力。可能为我们提出一系列肛肠疾病对因治疗的新的方法。

肛肠疾病 手术治疗 发病机制 栉膜带理论 疗效评价

刘建新 巫加 苏卫平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温江区中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结直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卢克捷学术思想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18-119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