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
目的:探讨功能性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的肛管动力学特点及其生物反馈治疗的意义.方法: 55例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1个月前后的排便情况的对比、直肠肛管测压、24小时结肠传输试验以及直肠和盆底肌电描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生物反馈治疗对各型的功能性便秘均有一定疗效.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每周自主排便次数由治疗前的1.0±0.1次/周增加至4.0±0.7次/周;24小时结肠传输试验由治疗前的平均18.2%增至63.6%;功能性慢性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患者经治疗后消除了盆底肌群的功能性舒缩失调.便秘组直肠感知阀值、最大耐受量,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阀值有所下降.结论:功能性便秘存在肛管直肠动力异常,同时伴有参与排便的盆底肌不协调运动,治疗后肛管直肠动力异常改善,盆底肌不协调运动消失每周便次增加,便秘改善.
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治疗 压力测定 疗效评价
卞秀华
北京市肛肠医院 10003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2-134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