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例转运新生儿不良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近4年来由外院转入新生儿中发生不良结局者相关因素,为提高本地区围产儿的生存质量及降低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近4年转运病例中发生不良结局病例255例,并分为A、B两组(A组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124例患儿,B组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131例患儿),分析其基本资料、围产期因素及主要疾病等情况,并比较在不同时间段相关因素的变化。结果:不良结局者中男性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为3.05∶1);早产儿比例高(73.3%);剖宫产比例高(49.0%);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71.4%),其次为循环系统疾病(40.4%)及严重先天发育异常(26.3%)等疾病;发生不良结局的时间在入院后24小时内者比例高(48.2%).B组与A组比较:①极低出生体重儿(包括超低出生体重儿)所占比例显著增加;②主要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及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所占比例显著下降,循环系统疾病及先天发育异常者所占比例显著上升;③患儿来源中三级甲等医院比例显著上升,经过2次以上转院者显著增加;④住院时间<24小时者比例显著上升;⑤机械通气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显著增加;⑥血液制品使用率显著下降;⑦因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者显著减少。结论:①提高早产儿疾病的救治能力是减少危重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的的关键;②应重视危重新生儿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③加强机械通气技术应用培训及普及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④重视产前检查,降低剖宫产率;⑤基层医院应重视转运前患儿的稳定病情工作,把握好转运时机。
新生儿疾病 不良结局 转运患者 临床观察
张漪 夏世文 陈样 张佩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26-226
2013-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