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恩施硒矿区亚硒酸盐还原菌的多样性及其还原特性

  本研究从恩施硒矿土中分离纯化100多株还原性较强的细菌,并对其中的60株进行了16SrDNA基因测定,初步鉴定这些菌株分布于放线菌纲、变型细菌纲和厚壁菌门,共计18个属。对已经完成16S rDNA基因测定的菌株进行的Se(+4)还原效率和MIC测定,发现有些株在亚硒酸钠(Na2Se03)浓度为200μM的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后还原效率能达到80%-100%,而且一些菌株在Na2Se03浓度达150mM时还能少量生长并还原:但MIC和还原效率没有直接对应关系。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还原Na2Se03显红色的菌株都能够在细菌体外观察到纳米球的存在,纳米球的直径约100-200nm。上述结果表明恩施硒矿区具有丰富的还原亚硒酸盐的微生物类群。

环境治理 亚硒酸盐还原菌 多样性分析 还原特性

王丹 粟静 宋玉梅 姚蓉 张磊磊 王革娇 郑世学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武汉 430070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

成都

中文

44-45

2012-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