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吴茱萸次碱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研究

  目的:拟对吴茱萸次碱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化合物,并在ABCA1和SR-B1模型上对其活性进行测定,得出初步的构效关系结论。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对吴茱萸次碱关键成键部位进行截断操作以设计新化合物;同时设计了一系列包含吴茱萸次碱母环的化合物,并在ABCAi和SR-B 1模型上对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在得到的活性化合物中,对其主要结构片段在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实验室样品库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对符合条件的样品进行活性测定,从而得到初步的构效关系。结果:本研究共设计和合成了8个吴茱英次碱母环衍生物,20个吴茱萸次碱开环化合物,并对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论:本研究最终得到28个化合物,其中R1, R8, R18, R24, R25, R118等化合物在ABCA1和SR-B1模型上有效,具有较好的促进胆固醇外排作用。但母环保持的化合物普遍存在浴解性差的问题,开环化合物也大多具有细胞毒性。因此,这些化合物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得到溶解性好、毒性较低的新化合物。

吴茱萸次碱类衍生物 结构优化 合成工艺 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

李永臻 宫世强 李霓 冯婷婷 刘畅 许艳妮 司书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50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

成都

中文

148-149

2012-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